辦理時間:109年5月11日(一)
辦理地點:宜蘭礁溪佛光大學
壹、緣起與說明
傳播的演變與科技的發展息息相關,面臨現代傳播科技的日新月異,傳播與各種現代科技的發展,不僅改變人際溝通與社會互動方式的變化,更促進社會結構的變遷。傳播科技的相關理論說明了什麼?傳播科技的發展方向為何?成為現代社會探討的「顯學」。因應時代的發展軌跡,有必要重新思考傳播科技的意義與變遷,並省思新時代的傳播科技研究與教育,應該如何與社會需求、教育理念接軌。
因此,面對傳播科技發展的嶄新社會形態,傳播及社會科學研究者如何從「傳播科技與社會的關係」角度出發,重新思考傳播科技教育與研究的發展,為未來的傳播科技與社會發展預先探討可能面對的問題。本次佛光大學傳播學系「傳播科技的省思」研討會,試圖從傳播科技與社會發展出發,邀集各方研究者與產業工作者,對未來傳播科技與社會發展的相關議題進行對話與討論,歡迎蒞臨與參加討論。
貳、本次研討會討論子題參考如下:
議題1:傳播科技與社會發展的相關議題
議題2:傳播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與相關議題
議題3:傳播科技在產業相關領域的應用與相關議題
議題4:其他與本研討會相關的各類議題的傳播工作坊
參、議程
主辦單位:佛光大學傳播學系、蘭陽傳播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:宜蘭縣政府 地點:佛光大學雲起樓301, 406國際會議廳 時間:2020年5月11日 星期一 |
||
09:30 -10:00 |
報到:雲起樓301國際會議廳 | |
會議準備 | ||
開幕式(因應疫情取消) | ||
雲起樓301國際會議廳 | 雲起樓406會議室 | |
10:00 -12:00 |
第一場:傳播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 | 第二場:傳播科技在產業的應用 |
主持人: 陳偉之(玄奘大學傳播學院院長) 評論人: 陳偉之(玄奘大學傳播學院院長) 評論人: 王祖龍(佛光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) 發表人: 謝奇任(國防大學新聞系教授) ◎網路小說向手機載具轉:對話小說的初探 張煜麟(佛光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) ◎「時間管理」行動工具對大學課堂數位分心行為的影響研究:以「專注森林」為例 許琨典(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碩士生) ◎運用ARCS動機模式與行動載具融入國中地理科教學之研究 顏雅玲(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碩士生) ◎假新聞事實查核教學融入國中批判素養教育之研究 李映儒(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碩士生) ◎初探事實查核效果:以華視打假特攻隊為例 陳雲上(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碩士生) ◎辨別假新聞:資訊素養、新聞素養、資訊驗證態度與資訊驗證行為之研究 |
主持人: 王其敏(佛光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) 評論人: 王其敏(佛光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) 評論人: 何欣容(佛光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) 發表人: 劉添財(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碩士生) ◎運用資訊系統成功模式及科技接受模式 於中華電信MOD使用者忠誠度之研究 林士庭(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研究生) ◎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消費者使用外送平台APP意願之研究 林彥君(世新大學新聞系碩士生) ◎收看網紅直播者的人格特質與動機之關聯性研究 陳樂彰(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生) ◎YouTube影片留言同溫層現象—以序列分析觀察大眾對交友軟體之印象 陳 鶴(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碩士生) ◎基因改造食品的媒體再現:中國和臺灣平面媒體的語料庫分析 劉佳耘(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碩士生) ◎旅遊社群媒體的凝視:從社群媒體邏輯觀點看旅遊社群媒體的旅行意象建構與實踐 |
|
12:00 -13:00 |
午餐時間、壁報論文 | |
13:00 -16:00 |
第三場:傳播科技與社會發展 | 第四場:傳播研究工作坊 |
主持人: 王石番(佛光大學傳播學系名譽教授) 評論人: 謝奇任(國防大學新聞系教授) 評論人: 張煜麟(佛光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) 評論人: 邱慧仙(佛光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) 發表人: 丘忠融(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博士後研究) ◎反思社群媒體時代的情緒渲染狀況:以海德格的「常人」與「閒談」切入 郝孝剛(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碩士生) ◎生態村敘事傳輸之研究:從訊息框架觀點檢視 劉宇珺、黃冠儒(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生) ◎台灣死刑議題在媒體的論述展現 鍾怡婷(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碩士生) ◎寵物在社群媒體上的建構及其詮釋-以「黃 阿瑪的後宮生活」為例之個案分析 張文馨(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碩士生) ◎《紅衣小女孩》系列電影之「鬼屋」空間場景意涵研究 張儀同(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生) ◎新聞批判話語分析–以「第55屆金馬獎統獨事件」為例 陳俊亦(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碩士生) ◎以媒介化視角對沉默螺旋理論再思考:對同性婚姻的態度之影響因數研究 游奕凱(世新大學新聞系碩士生) ◎社交軟體的政治色彩及媒體壟斷 林家驊(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) ◎網路時代的虛擬告別式:初探大學生在Facebook上的哀悼行為 |
主持人: 牛隆光(佛光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) 評論人: 宋修聖(佛光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) 評論人: 盧慶雄(佛光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) 發表人: 吳欣怡、謝佳樺、朱純萱、黃驛宬 ◎女性化youtuber與粉絲互動研究-以性別歧視或 暴力議題為主 梁栩綺、許詩敏、邱名譓、李佳蓉、陳思穎 ◎台灣流行音樂60年間的從眾效應 蔡庭語、丁子芙、陳妍蓁、李怡霆、游舒晴 ◎蘋果日報網路頭版頭條新聞研究 牟郁庭、羅詠琪 ◎從媒介豐富理論檢視網路外送平台餐點系統介面 ◎陳芷萱、鄧逸維、許碩恩、魏立昀 家庭照顧者對餐飲遞送平台的科技接受度之研究:以家庭飲食控制需求為調節變項 |
|
16:00 | 閉幕式(因應疫情取消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