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光大学 传播学系

:::

佛光大学传播学系携手心理学系 共同创作数码心理科普动画作品

  • 2024-01-05
  • communication网站管理员
    佛光大学传播学系张煜麟老师与心理学系周蔚伦老师,首创双科系双课程学生跨域合作模式,以「传播理论」课程与「心理学」课程学生,完成数码科普动画创作。两系共14组同学,共同创作数码科普动画作品,并于2023年12月27日完成「心理学与传播理论跨域课程教学实践」成果发表。本校多位教学实践社群教师参与教学观摩,肯定此次心理学知识与传播实务专业课程合作,具有教学实践的典范学习意义,值得教学实践计画推广与延续。
     本次传播系与心理系跨领域教学实践合作,由心理学系周蔚伦老师执行112学年度第1学期佛光大学「因材施教实验课程补助计画」,配合传播学系张煜麟老师传播理论课程,进行双课程跨域教学。本次课程共规划八项心理科普知识主题,包含思维、情感、睡眠、记忆、创造力、智商与长寿、儿童发展及进食行为等议题。作品创作过程,先由心理系修课同学负责心理学研究论述统整,后由传播系同学进行数码录音、脚本编排与动画制作,并应用VideoScribe数码白板软件,创作心理科普动画短片,完成跨领域心理科普作品的共同创作。
    对于首次的两系跨域礼遇与实务的课程设计,传播系张煜麟老师受访时表示,此次教学实践合作,超越传统上以单一课程作为教学实践创新的思维,采双课程、学生跨系混编分组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,此教学创新作法,对培养两系学生跨域理解与知识转译的专业能力,做出实质的教学成效。
    负责规划本次跨域课程的心理学系周蔚伦老师也表示,这次两堂课的跨域作业合作,让大一初接触心理学的学生,透过课堂专业英文的阅读,在转译成科普并报告分享给传播系学生后,由传播系学生产出动画影片。心理学系学生透过整个历程,体验知识传达历程的挑战,也经由观察、参与传播学系组员的制作历程,了解知识转译到传递给大众过程中的挑战,这过程对师生都是相当难得的学习经验。
    本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牛隆光主任肯定,此次跨域课程的合作,具有后续发展的价值。参与成果观摩的中文系林明昌老师更提及,通过此次活动,他看到了两个系的同学,充分表现了「跨域」和「自学」两种力量激荡的成果,这并不是10+10等于20,而是10×10等于100,后续他期待有更多种组合的可能性,包括不同系所同学的组合,或者三个不同系所的组合等等。
    参与本次成果发表会主持的传播系许乃云同学提到,之前在网络上看过行销类的白板影片,看起来简单,但实际制作后发现,这是很耗时费力的工作,期中最困难的是,旁白要配合动画的时间,因此只能通过不断调整,才能让作品的细节更加完美。心理系彭咏琦同学也表示,这次的跨系合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崭新的体验,其中看到了来自不同领域同学的相互合作,大家跨领域共同完成动画作品。
    为提高传播系与心理系同学的凝聚,此次成果发展特别安排本校吉他社同学表演与韩舞社同学演出。吉他社同学由本系传播系徐振豪、经济系刘承昱与社会系李林鸿同学,为两班同学带来祝贺新年为主题的演出;韩舞社部分,更特别由同班修课的传播系杨惟静、王丽淇与戴芷钰同学,搭配心理系彭咏琦同学,为跨域课程带来韩舞表演,为两系同学的合作,带来热情的活力。
    本校传播系张煜麟老师与心理系周蔚伦老师,近年皆多次获得教育部教学实践计画的肯定,本次在两位老师联手跨域合作,为本校同学开创出首次跨领域课程合作的创新模式。后续本校教师也会配合教学实践计画,持续推动教学创新,为学生带来更多跨领域创新教学的尝试。

这是一张图片
图说:心理学与传播理论跨域课程教学实践期末发表合照。
这是一张图片
图说:传播系张煜麟老师(右)赠与心理系周蔚伦老师(左)感谢卡片。
这是一张图片
图说:本校教师与学生共同观摩作品。
这是一张图片
图说:数码心理科普动画作品之设计画面。
这是一张图片
这是一张图片
图说:同学与台上说明动画短片与简报。
这是一张图片
这是一张图片
图说:吉他社中场表演。
这是一张图片
这是一张图片
图说:韩舞社中场表演。
这是一张图片
图说:修课同学聆听各组期末成果。
这是一张图片
图说:认真撰写课程学习单的学生。